最新动态

首届“校-家-社在气候变化教育中的协同作用”研讨会

Author:SMILETime:2023-12-12

2023年12月12日,为积极推动气候变化教育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协同发展,探讨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教育策略,寻求教育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法,首届学校、家庭、社会气候变化教育协同发展研讨会在上海市闵行区七宝区明强小学举行。会议组织者包括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终身教育研究所和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这两所主要大学研究机构、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局、上海市徐汇区七宝镇教育发展促进会,以及上海市闵行区七宝乡人民政府、上海市气象协会气象普及教育委员会等政府部门和专业机构,协办单位包括上海市人民政府和上海市人民人民政府。专业组织、协办单位包括上海市闵行区气象局、上海七宝中学等多所学校。跨部门、跨区域的组织形式充分体现了本次会议的综合性。


本次会议分享的内容植根于中小学、职业院校、社区教育组织和普通高校的研究,经过实践检验,突出了学术对话。参加本次研讨会的专家、教师和校长分享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引起了与会者的强烈共鸣。通过这次会议,与会者就如何推进气候变化教育达成了以下共识。


首先,气候变化教育需要强调协同作用的力量。本次会议的与会者包括政府部门、专业协会、研究机构、大学、中小学、学院、社区学院、公益组织和媒体组织,反映了整个社会对这一主题的充分重视。上海市闵行区气象局副局长翁永元指出,通过学校和社区合作形成气象教育社区,极大地促进了气候变化教育的发展。


其次,气候变化教育需要突出教育智慧。来自学校、大学、职业学院和社区教育机构的代表分享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成果,充分体现了这一领域所蕴含的教育智慧。德国汉堡环境、气候、能源和农业部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司司长Ralf Behrens和德国汉堡教科文组织学习城高级顾问Jürgen Forkel Schubert也建议教育工作者继续关注这一研究领域,通过气候变化教育帮助学生和家长培养绿色生活方式,提高他们对可持续发展的敏感性。通过气候变化教育,我们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和家长培养绿色生活方式,对可持续发展更加敏感,强调知识和行动的品质,并将新概念付诸实践。


气候变化教育再次需要研究的基础。本次会议的组织者之一,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终身教育研究所,继续投资于可持续发展教育,重点关注气候变化教育的新研发。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李家诚教授刚刚组织并参加了在迪拜举行的气候变化教育会外活动,并在会上分享了研究所的最新研究成果,表达了他对研究机构参与气候变化教育的使命感。出席会议的中小学、职业学院和社区教育机构的代表一直在采取以研究为基础的方法,总结经验,分析问题,战略性推进,形成各自领域的自主知识体系。


会议还高度重视时代对全民终身学习的需求。与会者反复强调,在构建全球命运共同体的基础上,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在全球对话与合作的背景下,每个人都需要了解气候变化,践行绿色生产和生活理念。一些会议代表强调,需要形成新的价值观,建立复杂的思维,发展多样化的能力,积累丰富的知识。


华东师范大学李家成教授认为,作为第一次研讨会,本次会议不仅汇集了全国各地丰富的实践和理论成果,也为教育研究开辟了全新的空间,将在全球对话的背景下实现更富有成效的国际合作,并将继续形成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经验、智慧和力量。